首页 资讯 正文

浙江观察:新时代,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体育正文 261 0

浙江观察:新时代,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浙江观察:新时代,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中新网杭州6月9日电 题:新时代(shídài),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6月9日是第18个国际档案(dàngàn)日,如何让档案工作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wénmài)、服务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浙江省档案馆作为国家一级档案馆,近年来在档案资源(zīyuán)开发(kāifā)、民生服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成效显著。9日,中新社记者专访浙江省档案馆馆长王利月,深入探讨档案工作(gōngzuò)的时代价值与浙江实践。 6月9日(rì),浙江省档案馆馆长王利月接受专访。 曹丹 摄 服务大局:从“档案库”到“智库(zhìkù)” “档案工作的(de)价值不仅(bùjǐn)在于(zàiyú)保存历史,更在于服务现实。”王利月说,“每一份档案都是历史的切片,它们共同勾勒出浙江发展的脉络。”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déyǐ)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lìshǐ)得以延续,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而今,档案工作正在走向(zǒuxiàng)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王利月认为,档案工作看似默默无闻,实则使命(shǐmìng)光荣、责任重大。他将档案工作的(de)核心价值概括为三方面:存史(cúnshǐ)鉴今、资政惠民、活化利用。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丰富,跨越280余年,总量达213万余卷(件),其中,钱塘江桥工程档案、营救“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fēixíngyuán)档案、舟山(zhōushān)渔民营救“里斯本丸(wán)”号船英军战俘档案等珍贵(zhēnguì)档案资料,成为见证浙江历史的“活化石”。 为(wèi)充分发挥档案资政作用,浙江组织全省各级档案馆围绕(wéirào)“今、近、人、文”等四个专题,通过系统性的(de)数据整理和专题研究,将尘封的历史档案转化为服务决策的智库产品,为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 在国际交流方面,浙江推进“杜立特行动”档案(dàngàn)全量式(shì)收集(shōují)与开发,组织拍摄《走进档案现场——“里斯本丸”沉没不沉默》,出版《浙江抗战档案》等,让历史档案成为服务中外交流的独特资源。 “我们还打造了《记忆(jìyì)浙江》《跟着档案去旅行》等文化品牌。”王利(wánglì)月介绍,《记忆浙江》自2011年起(qǐ),连续14年记录浙江发展成就(chéngjiù),成为浙江省两会期间各代表委员的“案头书”,真正把“档案库”变成“智库”。 数字赋能:让档案(dàngàn)从“故纸堆”变“金钥匙” “从婚姻、学籍到房产,档案是维护公民权益、解决实际问题的(de)关键(guānjiàn)凭证。”王利月表示,档案馆不仅是历史的保管者,更应(gèngyīng)是服务的提供者,必须主动走向开放,服务群众。 为消除公众(gōngzhòng)距离感,浙江省档案馆双管齐下:一方面依法加快档案开放,对满25年的(de)到期档案全面(quánmiàn)提速审核;另一方面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推出查档便民通道,实现“指尖查档”。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浙江省(zhèjiāngshěng)档案馆于2013年(nián)(nián),首创提出省域范围“异地查档、跨馆服务”;2017年建成覆盖全省的档案服务网,年均查档40万人次;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档案馆中首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2022年,上线“浙里档案”掌上(zhǎngshàng)应用。目前该应用累计注册用户(yònghù)超110万,信息调用量突破6800万次,实现人生全生命周期档案“一屏查阅(cháyuè)”。 “目前馆藏档案的数字化率达98%。”王利月(yuè)介绍,服务实现从(cóng)线下到线上,从PC端到移动端,从跨馆到跨省的三大转变。 《黄埔军校(huángpǔjūnxiào)人名录》专题数据库是数字赋能的典型案例。自该库推出以来,常年有用户(yònghù)成功找到祖辈的从军记录、照片和同窗信息。“这个(zhègè)库数据量目前达7万多条,大家可以通过浙江档案网自助(zìzhù)查找。”王利月说。 三级联动:激发文化自信 构建“浙江(zhèjiāng)记忆” 浙江拥有101家(jiā)综合档案馆,如何整合这些资源? 浙江以“一盘棋”思维,推进“大馆带小馆”“市馆带县馆”机制,建成“浙江省档案(dàngàn)数据共享中心”,已汇聚省、市、县三级档案馆的档案目录数据6000多万条(件),实现(shíxiàn)全省(quánshěng)档案信息跨层级检索,构建覆盖(fùgài)全域的“浙江记忆”体系。 各地档案馆(dàngànguǎn)立足本地特色,打造差异化记忆(jìyì)工程:温州突出“民营经济发展”档案、舟山着力“舟山海岛记忆”档案等(děng),共同绘就浙江文化的多彩画卷。 在(zài)文化传播方面,浙江(zhèjiāng)省档案馆(dàngànguǎn)打造“我在档案现场”“声音档案馆——浙江记忆”“跟着档案去研学”等品牌(pǐnpái)栏目,并与教育部门合作推进思政教育。截至目前,该省已在18所高校举办红色档案文献展,充分发挥档案育人功能。 与此同时,由浙江省(zhèjiāngshěng)档案馆等部门(bùmén)联系推出的《跟着档案去旅行(lǚxíng)》已播出180集,近60名党政干部出镜推介,成为展示浙江文化的窗口。 “档案工作既要(yào)守护历史,也要面向未来。”王利月表示,浙江将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yìngyòng),实现(shíxiàn)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跨越。 从“档案库”到“智库”,从“故纸堆”到“金钥匙”,浙江省档案馆的(de)实践不仅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了(le)“浙江方案(fāngàn)”,更彰显了档案在赓续文脉、服务大局中的独特价值。 正如(zhèngrú)王利月所言:“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份档案都是打开未来的钥匙,唯有让(ràng)历史活起来,才能让文明传下去。”(完)
浙江观察:新时代,如何做好档案工作?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