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

体育正文 275 0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gòngxiàn)

习主席指出:“中国(zhōngguó)人民(rénmín)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jùyǒu)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hé)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zhòngyào)组成部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中国率先揭开了世界(shìjiè)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持续奋战(fènzhàn)14年,在世界树起了一面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辉旗帜

日、德、意法西斯(fǎxīsī)为争霸世界(shìji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点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rénlèiwénmíng)造成巨大破坏(pòhuài)。为捍卫世界和平与正义,拯救人类文明,中国人民身先士卒,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并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中国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de)第一枪。1931年,日本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继而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华中,在(zài)世界东方形成战争策源地,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为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挺身而出,首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qízhì)。誓死不当亡国奴的中国军民(jūnmín)奋起抵抗,在东北、华北、华中吹响民族自卫战争的号角(hàojiǎo),予(yǔ)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痛击,也(yě)使(shǐ)法西斯侵略扩张、破坏和平的反动本质暴露无遗。中国人民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世界范围内(nèi)最先开展的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日本为实现吞并整个中国,继而征服亚洲、争霸世界的(de)野心,经过充分准备和谋划后(hòu),于1937年又挑起卢沟桥事变(lúgōuqiáoshìbiàn),开启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mínzú)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人(rén)民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jīngshén)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qínghuái),展开全民族抗战,创下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至1938年10月,中国军民(jūnmín)在长达18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同日本侵略者展开英勇拼杀,战区面积约达160万平方公里(wànpíngfānggōnglǐ),双方投入作战的总兵力达400余万人。中国战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为(wèi)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家创造了以弱制强的范例。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并非所有(suǒyǒu)国家都能坚持抵抗到底赢得胜利,特别是(shì)一些弱小国家先后败亡(bàiwáng)。反观中国,虽然是一个(yígè)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历经艰难却始终高举反法西斯战争旗帜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14年,中国非但没有败亡,反而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制强的范例。美国(měiguó)总统罗斯福曾说,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是对其他(qítā)联合国家军队(jūnduì)和(hé)全体人民的鼓舞”。

中国(zhōngguó)是同盟国在亚洲大陆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是打败日本(rìběn)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是同盟国在亚洲(yàzhōu)大陆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美苏(měisū)等同盟国对(duì)日军的作战,加速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进程,中国对打败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是同盟国中抗击和(hé)牵制日军(rìjūn)兵力最多、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最早开始抵抗日本(rìběn)法西斯侵略(qīnlüè),战争时间持续最长;中国抗击、牵制与歼灭的日军数量也最多。从1937年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tàipíngyángzhànzhēng)爆发前(qián),日军将绝大多数兵力用于对中国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仍有百万以上(yǐshàng)兵力深陷中国战场无法抽身。中国军民(jūnmín)在抗日战争中,消灭的日军人数占其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的70%以上,达150余万人。另外,还有约128万名日军在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中国付出了超过3500万名军民伤亡的巨大(jùdà)代价(dàijià),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中国(zhōngguó)为(wèi)配合同盟国对日作战,抽调精锐之师出兵缅甸。攻占缅甸,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de)重要战略目标(zhànlüèmùbiāo)。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当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为顾全大局,中国政府(zhōngguózhèngfǔ)克服自身抗战面临的极大困难,抽调10万精锐之师组成远征军入缅,支援英军作战。其后,根据同盟国协商的计划,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先后在缅北、滇西对日军发起战略反攻,减轻(jiǎnqīng)了盟军在印缅地区的作战压力。从1942年春至(niánchūnzhì)1945年春,中国在缅北、滇西共投入约30万兵力,消灭日军6万余人。缅北、滇西对日作战的胜利(shènglì),极大提高(tígāo)了中国的国际声望。

中国(zhōngguó)积极支持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进行(jìnxíng)反法西斯(fǎnfǎxīsī)斗争。在(zài)抗击法西斯侵略的(de)斗争中,中国不仅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大国责任,而且积极支持与团结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中国为大批的朝鲜(cháoxiān)、越南等抗日志士和革命者提供武装抗日的条件,使其能在中国组建抗日武装或加入中国的抗日武装,展开抗日斗争,并为其培训从事抗日斗争和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骨干力量。为团结和壮大亚洲反法西斯力量,1941年(nián)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组织召开由日本、印度、朝鲜等国家和地区130余名代表参加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成立了(le)“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liánméng)”。1943年开罗会议期间,在中国的坚持(jiānchí)下(xià),《开罗宣言》将保证战后朝鲜独立的内容写入其中。

中国(zhōngguó)是同盟国(tóngméngguó)在亚太地区对日作战的战略基地(jīdì)。由于中国人民(rénmín)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加之地理条件等方面(fāngmiàn)的有利因素,中国成为同盟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基地。为保障同盟国的对日作战,中国将成都、昆明、柳州等空军基地、第一线野战机场提供(tígōng)给(gěi)盟军使用,并调集大批军队保卫这些基地、机场,派出众多的地勤人员为盟军服务。同时,中国向美英苏等同盟国提供大量战时急需的锡、钨等战略物资及军事情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yǒulì)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诚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同盟国及世界各国人民的援助。

中国与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了(le)战略配合,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zhìxù)作出历史性贡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zhōngguó)人民抗日战争影响着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de)进程和走向,是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同时,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创建(chuàngjiàn)联合国(liánhéguó)及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国遏止了日本“北进(běijìn)”,推迟了日本“南进”。为实现“北进”苏联、“南进”南洋的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日本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并企图速战速决,一举吞并中国,再(zài)“北进”或“南进”。但是(dànshì),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陆军主力和一部分海空力量始终被(bèi)牢牢“钉”在中国战场,使得日本没有更多兵力“北进”苏联,并一再推迟“南进”计划,进而从战略上策应和配合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也(yě)为美英等国争取(zhēngqǔ)了对日战争准备时间。同时(tóngsh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还挫败了日本征服中国、以中国作为其“南进”兵站基地的图谋,并使日本在发动(fādòng)太平洋战争后,进军印度洋(yìndùyáng),以配合德国(déguó)向中东和高加索进军,进而实现两国在中东会师的图谋化为泡影。

中国为同盟国“先欧后亚(ōuhòuyà)”战略的(de)(de)实施发挥了(le)(le)战略支撑作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同盟国决定实施“先欧后亚”战略,集中力量首先打败德国。但这一战略的实施,有(yǒu)一个重要(zhòngyào)前提,即在(zài)对日作战(zuòzhàn)方面必须保持亚洲、太平洋战场局势的稳定,这就更加凸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shìjièfǎnfǎxīsīzhànzhēng)中的战略地位。由此,同盟国设立了中国战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亦紧密融为一体。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极大削弱了日军能够用于太平洋战场作战的兵力,有力策应了盟军的作战。更为重要的是(shì),中国人民在持久抗战中逐渐夺取了战争主动权,转入对日军的战略反攻,使战争形势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也从根本上解除了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后顾之忧。

中国(zhōngguó)积极倡导与推动建立(jiànlì)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创建联合国和构建战后(hòu)国际新秩序(zhìxù)的四大国之一(zhīyī)。为争取一切可以(yǐ)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与推动下,中国在世界东方率先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还积极倡导与推动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bìng)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领衔国之一的身份签署《联合国家(guójiā)宣言》,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这为(zhèwèi)同盟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战争后期,中国以反法西斯战争四大国之一的身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中国也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国贡献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